中醫、民俗與科學

中醫,民俗,與科學

每次只要討論挑戰到許多人的傳統習俗觀念
就一定會有人拿中醫出來戰
基本上你愛怎麼想我真的無法阻止你
我也沒有意圖想要改變你
那是你家的事
但你把所有真正有思想的中醫都拉下水當墊背
這我就不太同意了
你要不要參考一下
聽聽現代的中醫是怎麼說的呢

這裡面有一個概念非常好
如果哪一天發現喝酒是有幫助的
我一定會第一時間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

#現代中醫躺著也中槍
#民俗不是中醫
#民俗文化無關醫療那是信仰
#關於信仰你只有選擇信或不信沒有對不對的問題高興就好
#腦殘真的沒藥醫中西醫都一樣
#救一個算一個

原文如下
By 杜李威中醫師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《中醫,民俗,與科學》

是的。今天,我想藉這個機會跟大家聊聊有關「坐月子吃雞酒」的話題。

眾所皆知,傳統醫學離不開酒。中國人造字,「醫」這個字,裡面就有「酒」。那麼,我們來看看,歷代醫家在婦科方面,尤其是產後,對於酒,是如何運用的?

從《婦人大全良方》、《婦人規》、《傅青主女科》乃至於《醫宗金鑑婦科心法》… 我們找幾本指標性的經典一路查閱下來,確實,許多地方記載了有關「酒」的使用。大致上呢,不出三個範圍。

第一,用來炮製中藥。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黃連、菟絲子… 酒洗或酒炒,以助藥性。
第二,拿來煎藥。好比水一盞、酒半盞,或水酒各半入藥煎。
第三,許多散劑或丸劑,直接以黃酒送服。

歷代醫家對酒的運用,大致取其「行血散寒、助行藥勢」的特性,針對好比說橫生逆產、胞衣不下、血瘀腹痛、類痙中風… 等等,各種急難症候時搭配藥物使用。至於日常飲食方面,目前沒有看到任何醫家有更多的著墨。反倒是,《産寶》一書,在産後調護法裡提到:「盈月食豬羊肉。亦須撙節。酒雖活血。然氣性剽悍。亦不宜多。」

這樣看來,道理就很清楚了。你若要跟我說「產後吃麻油雞酒是老祖宗的智慧」,那麼我們就要回歸,這個“老祖宗”,到底是800年前留下傳世經典的醫家,還是800年前的鄉民。可以肯定的是,歷代醫家用酒,在於醫療急難。至於麻油雞酒,乃至於日常料理加酒下去烹調,恐怕是數百年前的鄉民、三叔公、六嬸婆擴大解釋之後的產物。

如果經典裡找不到“麻油雞酒”的記載,那麼,用酒來烹調食物的做法,就不在傳統中醫的範疇,而是應該歸類在「民俗文化」裡面。既然是民俗文化,那就無關醫療,而是信仰的層次了。

對於信仰,你只有選擇信或是不信,沒有好或是不好的問題。

憲法保障了人民信仰的自由。因此,如果你建議產後多吃麻油雞酒,甚至用酒來烹調所有的食物,我完全予以尊重。但是,信仰自由,有個前提。就是,不應該將你個人的信仰強迫他人接受。如果你的女兒媳婦妻子不喜歡吃,就不應該強迫她們吃。

接下來,聊聊個人的經驗。在我們家族裡,不分男女,都不排斥麻油雞酒的味道(而且還挺愛)。於是呢,基於習俗,也在產後嘴饞地吃了幾次。總是全家大小熱熱鬧鬧地,一起感受一下生小孩的fu。

然而,我必須強調的,是科學的態度。中醫不該食古不化,而是要與時俱進。根據最新的醫學報告顯示,孕產婦最好是滴酒不沾,以免對小孩的腦部發育造成不良影響。如果是醫療上非要用酒,那無可厚非,且把這個裁量權交由專業醫師來判斷。至於日常的飲食中加酒烹調,我則會奉勸能避免就避免。

所謂的科學,就是隨著文明進展不斷地一頁一頁翻新,新的發現取代舊有的認知。當然,如果日後發現,攝取酒精對於孕產婦與嬰幼兒是有好處的,那麼,我自然也是從善如流囉~~~

 

 

0728-杜

發表留言

在 WordPress.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

向上 ↑